很快,朱元璋便被迎接到了正堂,宁国公主朱英尧也一同前来。
不只是刻意还是怎地,老朱居然故意把李善长支开,反而单独留下了李继儒。
可是,坐下以后,老朱同志既不说话,也不聊天,反而一副牛逼轰轰的样子。
好像在说,加官进爵的圣旨是他泼天的恩赐,你李继儒还不赶紧说些什么?
看到老朱同志那得意的表情,李继儒懒得理会,直接低头数起了蚂蚁,显得荣辱不惊。
既然老朱不先开口说话,李继儒才没功夫搭理他。
在自己家里面,才不管你是不是皇帝呢!
宁国公主这小丫头倒是很有眼力,挥手让仆人下去,素手纤纤,亲自沏起了茶水,放置于两人面前。
茶水热气氤氲,芳香馥郁,一手泡茶的功夫颇为不凡。
沏好茶水以后,宁国公主便乖巧的坐到一边,小手儿擎着洁白的下巴,乌溜溜的大眼睛眨啊眨。
她真没想到,按照李继儒给她的说辞,今天居然能够出宫。
虽然只是和父皇朱元璋一起出宫,而且来的地方也只是李继儒的家里,这也让朱英尧欣喜若狂。
当然,更让朱英尧钦佩的是,李继儒居然能让自己父皇带自己出宫,简直是太意外了。
不知不觉中,朱英尧对这个未来的丈夫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虽然不好意思直接盯着李继儒看,却又时不时的总是往李继儒的脸上偷瞄,仿佛一个好奇宝宝。
见到自己女儿给自己湛好茶,朱元璋自顾自取了一杯茶水,慢慢的啜着,一副爱答不理的样子。
看着继续玩深沉的朱元璋,李继儒也不客气,自顾自的端起面前的茶杯,喝了一小口。
茶水在口腔里满满的品味着,那股悠远的茶香,却总觉得跟记忆中的大红袍还是差了很多。
心绪却不知不觉飘远。
也不知道武夷山那几颗大红袍的母树长得如何了,是不是有主之物。
如果还是无主之物,自己都可以谋划一番。
也许几百年以后,大红袍茶叶就是自己的专利了。
宁国公主不停的瞟着李继儒那俊美的面庞,越看,芳心越是悸动。
古代的妹子都比较早熟,虽然朱英尧年纪还有些小,但在宫中老嬷嬷的教导下,还是懂了一些男女之情。
更何况,李继儒玉面朱唇、俊美倜傥,妥妥的俊美少年郎,从外表来看,简直是少女心目中最理想的夫君……
最主要的是,李继儒就这么端坐在父皇面前,神情悠然,举止随意。
两人都不说话,显然是暗暗的较着劲。
没想到自己的夫君这么牛,居然没有在父皇那种如山的威仪之下有一丝一毫的胆怯和拘谨。
放眼天下,又有几人能与之相比?
要知道,满朝文武哪个见了自己父皇不是惊惊战战?
唯有眼前的男人与众不同。
自己母后说的不错,真的给他选了一个好郎君。
只有腹有锦绣的优秀男子,才能有泰山压顶而面不改色气度。
本来宁国公主对于李继儒就有好感,如今见到李继儒在自己父母面前还荣辱不惊。
一丝情素不知不觉间悄悄的在心里生根发芽……
看着李继儒一直没有说话,也没有表达感恩的意思,朱元璋有些绷不住了。
倒不是他养气功夫不行,而是朱英尧那花痴的眼神,令朱元璋有些受不了,大感颜面扫地!
他恼火的瞪着闺女,很想说你是公主啊,就算跟这个小子成亲,那也是下嫁!
即使成亲以后,这小子也得叫你一声公主殿下,怎么能表露出崇拜的眼神呢?
如今还没成亲,就这幅痴迷的神情。
等到嫁过去,还不得被这小子吃的死死的?
旁人或许被李继儒这小子俊美的外表迷惑,但朱元璋却深刻的认识到这小子很会算计。
要知道,这小子看起来大大咧咧,其实心细着呢!
就比如此次在溧阳灭掉张家,很多大臣都不断上奏弹劾这家伙胆大妄为,却不知道这家伙转手早把证据送给了自己。
如此一来,那些御史言官和大臣,其实就是白忙活一场。
本以为这家伙是个莽夫,却没想到居然是扮猪吃虎。
再说,自家闺女太丢人了,赶紧的轰走,眼不见心不烦。
更何况,若是不打压李继儒这家伙一下,以后自己闺女进门可不好受。
想到这儿,朱元璋摆了摆手:“尧儿,你很少出宫,且先去这小子的后花园玩一玩,父皇有些重要的事情要与李继儒谈一淡。”
“哦!”
朱英尧不情不愿的站起身,转头对李继儒嫣然一笑:“继儒哥哥,你好生陪着父皇说话,我先去玩了!”
李继儒笑了笑:“妹子先去吧,我让人给你送一些吃的,府上有特制的甜点很不错,你可以尝尝……”
朱英尧甜甜一笑:“谢谢继儒哥哥!”
大眼睛差点弯成了月牙儿!
听到两人哥哥长,妹妹短不停的叫着,朱元璋实在是看不下去了,黑着脸挥挥手:
“莫在这里啰嗦,想吃就去吃你的甜点!”
“哦!”朱英尧嘟着小嘴巴不情不愿的应了一声,这才身姿摇曳的走了出去。
正堂里又是一阵沉默。
这次倒不是双方故意比拼耐心,而是朱元璋一时之间有些不知从何处开口。
半晌后,朱元璋才开口问道:“听闻,在溧阳的时候,燕王朱棣曾去拜访于你,让你放了溧阳县令。”
“可你却以县令贪腐为由,反而劝诫燕王三思而后行,可否有此事?”
李继儒赶紧说道:“陛下言重了,非是劝诫,只是当时情非得已。”
“当时我也是怕放了溧阳县令导致消息透露给张家,并不是真心与燕王作对。”
劝诫与硬刚,看似很牛逼,但实则这是大逆不道之罪。
要知道燕王朱棣代表的是皇帝,代表的是朱元璋的意志。
虽然自己当时占有大义,如果追究起来,那也是可以砍头的大罪。
有些摸不透朱元璋的心思,李继儒只能先服软。
再说,劝诫这个词可不是随便用的。
毕竟,对方的身份是皇子,代表的是皇帝。
劝诫,说难听一点就是抗旨。
你李继儒凭什么对朱棣劝诫?
这次对朱棣这么强硬,下次也会不会这样对太子和皇帝?
虽然官场里的道道李继儒不是很清楚,但是见识还是有一些的。
这种看似随意的言辞,那种暗藏的危机最敏感。
于是,李继儒当即将自己摘了出来,先让自己站在了正义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