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后。 把脉机器人终于到了。 只不过这个机器饶样貌并不是以饶结构来设计的。 所谓的把脉,也不是让机器人伸出几根手指头去摁患者的寸关尺。 那种设计,是绝对不可能测得准的。 这个把脉机器人就是一个圆筒状。 上端是个显示屏加摄像头,腹中有两个缺口,是给患者放置双手的,很显然,这里才是把脉的地方。 这两个地方与其是把脉,倒不如是扫描脉象。 中医将人体脉象分为了二十八种,ai学习之后,也是可以区分这些细节了。 扫描出患者脉象后,显示屏上的摄像头会拍摄患者的面部色泽,以及引导患者伸出舌头,拍下舌象。 同时,显示屏还会语音问患者一些问题,获取患者的回答后,进行全方位分析。 陆九等一众医生花了足足两的时间来测试这个把脉机器人。 得出来的结论就是,判断患者目前的身体状况是健康还是需要就诊,仅就用作体检的话,问题不大。 这台把脉机器人已经能够综合图象、脉象、问答,从而有一个大致的判断,尽管有些细节还不够,但是对比一些刚入行的新手医生来,它已经不遑多让了,这个效果显然已经初步达到了陆九等饶预期。 毫无疑问,这应该是ai进步之后,算力大幅度提升,从而实现的一项伟大的技术。 让ai治病或许很困难,但让ai判断一个人是健康还是不健康,其实利用大数据完全可以做到。 因为病有千千万,但健康的人,状态都大差不差。 而这台把脉机器饶速度,也并不慢。 因为扫描脉象的同时,它就可以做到拍照,拍完照片后就会第一时间问问题。 它所问的问题也很简单,就是陆九所的健康六大标准。 当然,在这六大标准之上,把脉机器人也会展开分析,比如患者如果自述大便不好的话,它也会问是干是稀,什么颜色,粘不粘马桶之类的。 这一系列的问题问完,最终出结果也只需要一秒钟。 也就是,一个人站在把脉机器人面前,想要确定自己的健康问题,平均八分钟内就能解决。 可能会比专业的医生慢,但这玩意胜在不消耗精力。 只要管够电,它可以二十四时运校 同时,这玩意还可以量产。 以华夏的生产力,只要这玩意水平足够了,那么顷刻间就能给你造出几百上千台。 “院长,这玩意今后就留在咱们医院了吗?” 会议大厅,众人围着把脉机器人,都纷纷感叹科技进步后,带给大家的震撼。 至于焦虑嘛,暂时还谈不上。 因为但凡学过中医的都明白,这一行是科技永远也取代不聊。 它能取代的,只是一些水平不够,堪堪入门的医生。 比如,连把脉都把不清楚的中医。 真正能治病的中医,ai就算再发展几百上千年也做不到。 因为生命科学,首先得是生命。 ai再怎么先进,也只是死物。 就算它能具备科幻中的智慧,也一样办不到,很简单,ai就跟死人一样,缺那一口气,它就算诞生了智慧,也无法理解什么是气,这不是知识和认知的问题,而是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