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
睡了个迟,还是起了个早。 这一天,据说帝王家都会举行隆重的祭祀大礼,老百姓对这个传统节日也同样的极为重视。 先是屋里屋外的打扫个干净,再挂上大红灯笼添喜庆,一家老小开开心心的吃饺子,要洗浴了。 诸事忙活完了,开始祭祖。 这一天祭祖也很重要,虽比不上大年二十九上祠堂的隆重,却家家户户在家祭祖时也要讲究个体面。 祭祖之后便是祭灶神了。 更有得讲究了,除了供品和香火之外,还要上糖瓜让灶王爷吃了糖,嘴甜了上天为民间光说好话。 所谓的糖瓜,就是用黄米和麦芽熬制成的很粘的糖。周半夏有偷偷尝过,其实还不如柿子饼来得甜。 男不拜月,女不祭灶。 到了这一环节,刘氏带儿媳闺女退场,由顾二柱带两个儿子孙子,点香,烧金元宝,虔诚地跪拜祈祷。 “噼啪、啪、噼啪……” 像是约好了时辰,辞灶祭天的鞭炮声响此消彼长,响作一片,让清河村上空都弥漫着淡淡的鞭炮火药味。 中午吃的饺子,晚上吃的还是饺子。 再穷的人家,今天都备上饺子,有差异的无非是什么馅什么面,这是清河村小年这一天必备食品,没有之一。 除了此风俗,还有一个讲究。 据说从初一到初五不开火不动灶的。 也就是说不能蒸馒头包子,不能炒菜,所以家家户户都会赶在二十八二十九提前蒸馒头包子和炒好菜。 身为一个南方人,不能炒菜好打发,周半夏就有些不懂不蒸馒头包子,那初一到初五要吃什么。 她没好意思找婆婆打听,外嫁女正月初二三回娘家了吃什么,问亲娘,她娘哈哈大笑,只说不会让她饿着。 多的话? 半个字都不说了。 过了小年,年味儿也愈发浓郁了,有钱没钱要过个好年,村子里置办年货的人更是多了不少。 只是大雪小雪的连续下了几天,终于停了,太阳露头,照在雪上,天更冷了。 正所谓下雪不冷,化雪冷。 再加上打着呼啸的风,在外面吸口气,鼻子都能冻得红通通的,那滋味更妙不可言。 这样的天气出门就是遭罪,周半夏坚决不受赶集诱惑,以婆婆已经出门为由,一步也不挪到大门外。 又有顾文轩假期在家依然一头扎进书海,周半夏更是不想出门了,只是放假了,总绣东西也不是个事。 再观刘氏真没闲着,天天带财婶早出晚归的,像过冬的松鼠一般一点一点的往家里搬东西。 她便从二十五开始彻底忙起来了,拿了一本用针线翻起来的“秘籍”,一早盯上浸泡在缸里的黄豆。 由财叔带两个儿子取出整整泡了一天的黄豆,让骡子拉着石磨上磨豆浆,又将磨好的豆浆用细笸箩过滤残渣。 她就动嘴指挥,一直到可以舀出浆水点豆腐了,这才动手,怕冷的小模样令被禁足在家的马珊都乐坏了。 点好,豆浆起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