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开局请编洪武大典,老朱乐崩了 > 第104章:充实国库,还得是抄家灭族!

第104章:充实国库,还得是抄家灭族!

开局请编洪武大典,老朱乐崩了正文卷第104章:充实国库,还得是抄家灭族!奉天殿。

朱元璋一人坐在龙椅上,看向眼前空旷的宫殿,眼中闪过一抹孤寂之色。

“李先生,希望你明白,别让咱为难”

随即,朱元璋又是轻轻叹了口气,看向眼前的庄严宫门,又是出声喃喃道。

十几年来的君臣情谊。

仍然记得,那一年李善长四十岁,朱元璋二十六岁。

“陛下,深夜了。”

一旁的太监王景弘躬身看向朱元璋道:“该回宫了。”

“臣,中书省左丞相,韩国公李善长,求见陛下!”

朱元璋并未点头,只是仍然出神的看向宫门,但久久不见动静,随即,满心失望,准备离开时,苍老却温和的声音响起。

随即,便是见李善长大踏步走进奉天殿,看向朱元璋,微微躬身。

朱元璋顿了顿身子,便是转过头,随即,微微一愣,眼中便是释然,还是一如那年,初见朱元璋之时的粗布麻衣。

这一晚,君臣彻夜畅谈,笑声传遍整座奉天殿。

“太子殿下。”

“侯爷。”

“李相国连夜入宫,入宫时,马车送至皇城,李相国步行而入,身上所穿乃是一件麻衣。”

太子东宫之中,童章舜看向朱标与萧寒,微微躬身道。

“李先生,想明白了。”

朱标转头看向萧寒,随即,又是微微一叹道:“只不过,用尽了十几年来长辈情谊,是否值得?”

“但为天下,便是值得。”

萧寒眼中泛起一阵阵幽光,随即,同样抬起头,看向朱标笑道:“况且,先是李先生做错,我只是拨乱反正,若是他不明白,今日结果,便是负了这一场君臣情谊,那这长辈情谊,也会渐行渐远,所以,为何不值得?”

“嗯。”

“李先生的心中,仍有锦绣,这便足以。”

朱标微微点头,便不在多说什么。

“淮西那边,还得你到场。”

萧寒又是抬起眼眸,看向朱标轻声道:“虽有李先生相助,但淮西那边,还是得尽力安抚,以免冲撞圣驾。”

“嗯。”

“只不过,先前未诛的那些官员九族,又该如何处理?”

朱标先是点头,随即,又是看向萧寒轻声问道:“总不可能,让朝廷一直将他们养在大牢之中吧?”

“江南与浙东的灭亡,奠定了朝廷局势,就连朝廷朝财政也能缓冲很久,是不是?”

萧寒微微思索,方才看向朱标问道。

“嗯。”

“很多家产充公,朝廷也能挺起腰杆了。”

朱标笑着点了点头道。

果然,朝廷想弄银子,还是抄家灭族来得快,不仅田亩可以收回,就连国库都能得以丰富,还真是一本万利的好生意。

这让一向穷怕了的朱标,都升起了不小的心动。

“那你想过这个寒冬过后,佃户该如何度日?”

萧寒又是抬起头,看向朱标问道。

“伱的意思,先让朝廷挂牌出租,让佃户先行耕种?”

朱标微微思索,方道。

“不仅仅是耕种的问题。”

“还有粮食的稻种,又该从何处出?”

“你总不可能指望那群佃户,能拿得出稻种吧?”

“况且,你也不想想,豪绅士族对于百姓的压榨,那高昂的租子,能三餐温饱,都是那些家伙发善心。”

萧寒看向朱标,微微点头道:“所以,想改变这一现状,你就必须实现全面抓紧,不能有一分松懈。”

“全面抓紧。”

“就是掌控全局的大势。”

“首先,江南与浙东的覆灭,使得朝廷的财政预算,得到了大幅度的宽裕。”

“不仅可以应对明年对外的战争,甚至,国内的基础建设,也得跟进。”

“那催动经济的主要源头,便是田亩粮食。”

“所以,拿出一笔银子,建立农建司,总揽田亩的管理,还有对于佃户的登记造册,还有定期收取租子。”

“当然,第一年的朝廷,需要大力扶持佃户种植粮食,不管是稻种,还是吃穿用度,朝廷都必须提前支付。”

“但记住,这不是朝廷赈灾,佃户需要还给朝廷,但只需要归还本该朝廷的稻种,以及对他们的扶持,绝对没有额外付出。”

“这一点,凡是在农建司登记造册的佃户,都可以凭借家中的条件,申请朝廷的扶持。”

萧寒看向有些迷茫的朱标,便是没有丝毫停顿,直接一口气将农建司的计划,全盘托出。

“农建司,独立于朝廷六部之外,还是归纳与户部?”

朱标微微思索,又是剑指核心的看向萧寒道。

确实,对于现在的大明,农建司的创建,对于佃户的扶持,那自然是极为不错。

但也有弊端,那就是一时之间,建立这么多陌生的部门,朝廷的运转,一定会出问题,而这便是朱标的担心。

再者说来,对于田亩,了解这一方面情况的官员,全部都在户部,若是临时调整,户部必然遭受冲击,那对于朝廷才是一场危机。

“嗯。”

“想想,农建司的确要归纳于户部。”

“毕竟,主管收回田亩的工作,还有日常的佃户分配,这并不是什么大问题,户部足以应对。”

“这样吧,对于农建司的官员任命,全全交于吕昶,他是这方面的行家里手,肯定能解决明白。”

“再者,便是如何挑选这一方面的官员,还是以应天府为试点.”

萧寒话还没说完,便是微微停顿,随即,又是看向朱标摇头道:“江南与浙东的覆灭,会使的很多佃户没有生计,所以,不能以应天府为试点。”

“以江南与浙东为试点?”

朱标眉头一挑,便是看向萧寒道。

“嗯。”

“前期的试点,便是选择江南与浙东,毕竟,恢复民生是最重点。”

“至于官员,便是从各大行省调集,在不影响其余行省运转的情况下,调集一批官员,稳住农建司的主职运转。”

“同时,再从各地举荐与选拔贤才,分别送往农建司,交易管理司,让他们多看多学。”

“后期,直接将他们调往各大行省,主持农建政务,交易管理政务。”

萧寒又是一口气说完,便是接过童章舜递过来的茶盏,直接一饮而尽,这才缓解了喉咙的干涩。

但这一席话,可谓是直接镇住了朱标。

萧寒的脑子,有点太好使了吧!

如此浩大的工程,三言两语便是解释的明明白白,当真是有点不可置信!

“国家处于多事之秋,哪有时间让他们适应,所以,火线提干,便是最好的选择。”

“毕竟,有道是实践出真知。”

“而要是连这点本事都没有,倒不如让他们回去种地,省的饿死在朝廷。”

萧寒看向仍然有点犹豫的朱标,便是没好气的开口道:“放心,机会摆在眼前,若是自己不努力,那就怪不得别人,再加上,还有锦衣卫,那对于各大行省的情况,你绝对是了如指掌,届时,对于官员的任用,适当做出调整,那便是大势在手!”

“干了!”

“我即可让吏部整理出一份名单,还有对于农建司的官职定品。”

朱标想都没想,便是点了点头,随即,转身看向李恒道:“去吏部传旨,让吏部尚书张明善来一趟东宫。”

“遵命。”

李恒的眼中,闪过一抹无奈,朱标这传旨,真是喊得越来越6了!

“老兄,这都深夜了,你让吏部尚书来干嘛?”

一旁的萧寒直接挥了挥手,让李恒停下,随即,翻了翻白眼的看向朱标道:“还是明日吧,别半夜折腾他们了,况且,再过几个点,那几位都要上朝,不急于一时。”

“嗯。”

朱标这才摆了摆手,示意李恒退下。

“至于江南文官与浙东先生的九族,多么好的劳动力?”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