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在姑娘不断的指引下,王羽等人就开始带着她,往她的家方向而去。
…………
与此同时,在洛阳南街!
这是一座官宦之家的地区,住在里面的人都是达官贵人,而位于此处一个非常豪华的府宅里,现如今,府中一片混乱,只因为这家主饶爱女不知所踪。
“夫君,琰儿究竟跑到哪里去了,我们找了这么久,都没有找到她的人影。”就在府里乱糟糟的时候,一名看起来…不过三十多岁年纪的女子,正焦急的在庭院中走来走去!
此刻,她目光放在身旁的男子身上,一副十分担忧的样子!
而在她一旁的男子,看起来只有四十多岁,身穿儒袍,头上带着冠巾,儒雅之气十足,令人一看就知道,这是一位饱读诗书,满腹经纶的大学问家。
这时,只见这名四十多岁的男子站起身来,沉稳的出声宽慰那女子道:“夫人莫急,吾已令家人去找了,琰儿会找到的。”
中年男子虽然看起来,只是在安慰自己的夫人,不想让她太过担心,可他的目的何尝又不是,在安慰他自己。
他这一生无子,只有两个女儿在身上,大女儿还体弱多病,纵然是众多名医进行诊治,也没有弄出来个结果。
所以,二女儿也就,自然成了他的希望,十分宝贝得很,可谓是一家饶掌上明珠。
只是不知道为什么,今突然跑到外边去玩,他们自然是十分的焦急了。
值得一提的是,此饶女儿不是旁人,正是被王羽救下来的那个姑娘,此刻,王羽正带着他的女儿寻找自己的家。
由于王羽这次准备到太学官署去报名,所在将姑娘送回家的时候,难免要路过了太学。
太学这个学府,最早由大儒董仲舒提议,汉武帝创立而成,当然了,其创立的地点自然是长安。
太学创立之初,里面的学生仅五十人,后来规模渐渐扩大,到了汉昭帝时,又增至一百人,等到汉宣帝时,增至二百人!
汉元帝时,增至一千人;
汉成帝时,增至三千人;
后来,王莽通过禅让的方式夺得大汉帝位,建立新朝后,为了吸纳更多的人才,对太学进行大肆扩张,人数一举过万!
只不过,这种魄力看似已经不了,但和东汉皇帝一比,就显得有些巫见大巫了。
因为东汉的太学,足足有学生三万余。
而且,东汉建立后,太学自然也在洛阳建成,乃传授儒家五经的必要之地!
《易》分为施、孟、梁丘、京氏四家;
《尚书》分为欧阳、大夏侯三家;
《诗》分为齐、鲁、韩三家;
《礼》分为大戴两家;
《春秋公羊传》分为严、颜两家。
共十四位博士,加博士祭酒共十五人,皆为今文经学,古文经学虽然未立博士,但并不禁止学生学习。
这时,正在前面缓缓前行的王羽,突然发现太学门口,熙熙攘攘的聚集了大量的读书人,他们都在围着一块块的高大石碑!
有的人是在诵读,有的人则是在左伯纸上抄写,也有些人在争论着什么。
王羽好奇的张望了一下,发现他们是在围观一块块石头,于是王羽仔细数了,发现这些石碑一共四十六块。
而且,每一块石碑上都刻有文字,王羽一眼就看出这是隶书,虽然他对上面的经文不是很了解,但是王羽毕竟是王家的少族长,家中最不缺的就是经典书籍,自然可以了解个大概!
通过观察发现,这些石碑上刻的是:《鲁诗》、《尚书》、《周易》、《春秋》、《公羊传》、《仪礼》、《论语》等儒家七经。
也就是《熹平石经》。
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官定儒家经本,对人们校对版本、规范文字提供了准确的范本。
同时,也对其后历朝历代以经典文献为内容的大规模刻石,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此外,石经精严端庄的字体结构,也是研究汉代书法的珍贵资料。
而且,熹平石经从某种意义上可以理解为,印刷术发明前的一种图书编辑出版活动,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其一是订误正伪,平息纷争,为读书人提供了儒家经典教材的范本。
二是开创了我国历代石经的先河。用刻石的方法向下人公布经文范本的做法,自汉代创例后,又有魏三体石经、唐开成石经、宋石经、清石经。同时,佛、道等诸家也刻有石经,构成我国独有的石刻书籍林。
三是启发了捶拓方法的发明。
捶拓技术,是雕版印刷术的先驱,因此,石经对印刷术的发明也有间接影响。
事实上,这东西有利于维护文字的统一,减少纠纷。
因为,儒家在这几百年的发展中,也是分成了不少的派别,为了自己的理念,他们的家族也是在政治之上的相争,对整个汉代的社会思想哲学,政治的影响都非常大。
就像现在的儒家一样,孔孟荀三家一直争夺儒家魁首之位,但由于荀家人才辈出,孔孟两家基本上没有胜算!
所以,未来才会出现儒家脉系众多,不能合二为一的局面。
王羽看着眼前的,屹立在太学门口的六十四块石碑,不由得摇了摇头,暗想自己真是想太多了。
于是故意转移话题,轻声开口道:“此书法结构严整,点画俯仰,体法百变,穷灵尽炒,可谓是独步古今,相必定是一代有名的书法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