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时有三个孩子,两女一男,看样子年龄都没超过10岁,方明华赶紧又把买的水果糖拿出来,小孩子喜笑颜开,边吃糖边坐在小桌边。 “去,翠英,再取瓶西风,上次小方请客,西凤酒喝了个痛快。”陈中时说道。 一瓶西风,两个男人你一杯我一杯的喝起来。 方明华发现,秦省文坛这几个未来的大佬,抽烟喝酒都很凶,陈中时烟也是一支接一支,不过不是陆遥抽的牡丹,而是自制的雪茄——实际就是农村的老旱烟。 还好,自己不抽烟,但酒量还可以。 两人边吃边聊,很快就聊到文学上。 “小方,你写那篇《隐入尘烟》真不错,像你这么大,我才刚刚学校毕业,当老师,还没开始写作呢。” “陈老师,你可是厚积薄发。” “厚积薄发?”陈中时一愣,突然又哈哈大笑:“我现在就写了几个短篇,远远不如像陆遥和你这些年轻后生,转眼间已经四十不惑了。”说到这里,陈中时深深叹口气。 你真的厚积薄发啊。 相比陆遥和贾平娃三十多岁就写出了大长篇,你可要等到50岁才写出《白鹿原》 不过一出,震惊整个文坛。 当然这些话不能说。 想到这里,方明华端起一杯酒,恭恭敬敬站起来:“陈老师,我真的很敬佩你,你一定会写出一部长篇巨著,因为你脚下的这片土地——白鹿原会给你丰富的素材。” “白鹿原?小方,你说的对,我从小生活在这里,对这一草一木都有感情,不瞒你说啊,住在安西城里我写作就觉得不踏实,唯独到了这白鹿原,住在这间小院里,顿时感到有许多话要说。” “你呀.....穷人家的娃!住城市楼房不好,非要在这穷地方。”妻子王翠英插话进来。 “你说的对,我就是穷人家的娃嘛......”陈中时嘿嘿一笑,并不生气。 相对于陆遥不幸的家庭,陈中时家庭生活还是很幸福的,妻子虽然没文化,爱唠叨,但非常支持他写作。 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个默默为他付出的女人,这话一点也不假。 吃完饭后,方明华就告辞离开,陈中时夫妻俩将他送到小院门口,看着他骑着自行车离开。 “娃他爹......你啥时候也能买辆新自行车?”王翠英突然说道。 “将近200块咧,那是小方写了一部中篇小说的稿费。”陈中时解释道。 “那你啥时候也写一部中篇?” 简直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陈中时气得瞪了媳妇一眼,转身进了小院。 方明华骑着自行车,哼着小曲又赶回张家村,进了外爷家的院子,老妈就是一通埋怨。 “跑哪耍去了?饭都不吃,你两个舅舅等不及走了。” 方明华只好说去西蒋村拜访了陈中时,人家非要留他吃饭也没办法。 “宁愿到外人家吃饭,也不回来?!”老妈怒了。 “你说陈家二小子?能耐的很。”这时候外爷插话进来:“在城里当了领导还是作家,别听你妈瞎咋呼,小华,你就应该和这些人多交往!” 外爷英明! 看着老妈吃瘪,方明华偷偷向外爷敲了下大拇指。 晚上,方明华一家在外爷这里住了一晚上,第二天早上吃完馍馍,这才骑车返回安西城,已经是中午。 小妹去找好姐妹张冬梅玩去了,方明华也懒得出去,猫在家里看了会书,晚上还要去接张宝福的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