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还有一件事,想与诸位大人商议。”
“因倭寇作乱,本朝自洪武三年禁止濒海民众私自出海,后来又多次重申禁海之策,且越缩越紧。”
“如今连番商入境,亦在禁止之例。”
“然民间走私,却屡禁不止。”
“不要说沿海地区,就连金陵城的码头上,都有不少海外来的番商。”
“官府不能禁绝,法令几成空文,倭寇之乱,也未见减少。”
“孤决意开海禁,设市舶司管理。许百姓重新下海,往来海外,互通有无,只须向朝廷申报纳税即可。”
“至于倭寇作乱,孤自会派兵平定。”
“诸位大人以为如何?”
开放海禁的事,他早就和老朱说过。
老朱当时未置可否,此事也就搁置了。
但既然老朱现在将朝政交给他,就是想考验他,也想看他如何处理。
畏手畏脚,处处拘谨,反而会让老朱失望。
还不如干脆放开手脚,大干一场,做出成绩来,让老朱刮目相看。
大明后期,放开海禁所遇到的阻力不小。
主要是因为江南士绅在禁海期间,与海外的走私贸易,从来就没有真正中断过。
禁海之后,只有有权有势大富大贵之家,才能做海外的买卖。
一般的百姓和商人根本没有这样的能力,等于形成了事实上的垄断,还不用向朝廷交税。
朝廷中掌权的江南士绅都在其中获利,因而不愿放开海禁。
但现在还是明初,走私的利益阶层还没有形成,阻力也就不会有那么大。
朱允熞不是没有考虑过,干脆先不着急开放,由大明朝廷来做海外贸易。
免得开放海禁的大头,都被士绅阶层拿走了。
但很快,他又否决了这一想法。
想要推动大明快速迈入新时代,就必须形成足够的利益阶层,获取他们的支持。
若是无利可图,让所有的阶层都反对,那就算他是皇帝,改革也推行不下去。
在后世的社会,大多数人眼中,都反对资本主义,视资本家为剥削者,吸血鬼。
然而,在如今这个时代,资本却代表着先进,代表着发展的方向。
朱允熞反而有意培养。
开放海禁,就让士绅阶层获点利又如何呢?
反正朝廷以后通过税收调整和政策管控,仍然有的是办法对付他们。
海外贸易,乃至海外殖民,是最快培养资本阶层的途径。
不然的话,所有的改革,都会因为缺少必要的经济基础和支持它的阶层,而无法进行。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要相适应。
这是大明迈向新时代必须要跨出的重要一步。
唯其如此,才能在未来的世界剧变中,领先全球。
听到朱允熞的话,齐泰几乎下意识就要反对。
开放海禁之后,倭寇能平定吗?
会不会越演越烈呢?
大明地大物博,物产丰富,什么都不缺,有必要与番人做生意吗?
好好的禁海,为啥莫名其妙要放开?
如此重要的事,为何不先与朝臣商议,再行决定?
他心中想着,上前一步,正准备开口,却见旁边刚刚受了巨大打击,此刻气息仍萎靡不振的黄子澄向他轻轻摇了摇头。
齐泰心中一震。
开放海禁的事,不会又是太孙殿下挖的坑吧?
就等着他跳进去?
太孙殿下行事深不可测,今日在朝堂上这番交锋,已尽显无遗。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
齐泰脑海中念头飞转,又悄然退了回去。
不止是他,其他官员也是一样的心思。
想要阻止,但又怕是太孙殿下设计的陷阱。
若再掉进去,那可就太屈了!
被连续耍了几次之后,他们是真的怕了。
一个个有若惊弓之鸟。
一个个皆是杯弓蛇影。
朱允熞也是愣住了。
开放海禁,竟然没有人反对?
这可真就有点大大出乎他的预料之外了。
他早就做好了这些官员会反对的准备。
没想到,竟然没有。
“既然无人反对,那便着有司衙门即刻制定相关管理条例,挑选精干官员,布置开放海禁事宜。”
“待明年初一,正式开放。”
既然他们都不反对,朱允熞也乐得省一番功夫。
开放海禁并不是小事,需要做一系列的准备工作。
开放之后,同样要进行严格的管理。
这些都需要时间。
除此之外,还有一点至关重要。
要开放海禁,必须荡平倭寇。
留几个月的时间,正是为此。
“好了,诸位大人若是没有什么事的话,那今日的朝会,就到此结束吧。”
朱允熞挥了挥手,太监喊着“退朝”,众官员行礼后鱼贯退出。
就在这时。
一道急促而紧张的声音,由远及近,遥遥传了过来。
“八百里加急!”
“八百里加急!”
呼喊声不断,一路直入宫门。
众官员皆是勃然变色。
八百里加急不会随便启用。
一般若没有大事发生,纵然是有紧急军情,也至多只会派出六百里加急。
真要用上八百里加急,那绝对是有了不得的大事发生。
在殿外戒备的锦衣卫指挥使蒋瓛迎了上去,将军报接过来,随即进殿,转呈太监,交到朱允熞手中。
朱允熞微微皱眉。
如今是洪武二十五年,他隐约记得,历史上,这一年除了朱标身死,并无特别重要的军国大事发生。
并不存在大规模的外敌入侵,或者起义造反。
为何会有八百里加急送进宫来呢?
他心中暗暗思索,打开一看,顿时神色大变。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