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已到了天黑时分。
朱允熞令太监们多点蜡烛,将整个文华殿照得通亮。
下方,黄子澄,齐泰,刘三吾等一众文官,还在批阅奏章。
上千封的奏章,哪里是这么快能批完的呢?
他们也渐渐从一开始的兴奋,慢慢变得麻木起来。
今天根本就不可能批阅完。
但这个时候,谁也不能打退堂鼓。
朱允熞有些乏了。
在这里盯着他们批奏章,看了一天,虽说是一边看,一边吃东西,一边自顾自的玩乐,但他都给看累。
可这个时候,他也不好离开。
要不然,怎么体现自己的勤政努力呢?
没办法,朱允熞只好令太监们取来床单被子。
储君的坐椅十分宽大,以他的小身板,躺下来睡觉,一点问题都没有。
“太孙殿下,这是下官们草拟了回复的奏章,还请太孙殿下审核检查。”
黄子澄递上厚厚一叠奏章。
他看到朱允熞一直无所事事,不时的盯着自己看,极不自在了。
我们批阅完了,你还是要看,别想偷懒。
他在心中暗暗说道。
朱允熞道:“知道了,先放一边吧。等你们都批阅完了,孤再来检查。”
说完,他令太监们将床单被子铺好,呼呼大睡了起来。
大殿内,烛光摇曳。
一众文官秉烛办公,奋力批阅奏章。
其实这些奏章,大多数都是他们鼓动百官,用来“为难”皇太孙的。
实质内容不多,基本都是废话。
但偏偏这时候,他们也只能认认真真的,全部看一遍。
毕竟,太孙殿下还要检查呢。
稍有马虎,被检查发现,以后失去了“代理”朝政的机会,那就亏大了。
因此,他们不敢,也不愿有任何马虎的地方。
只能一封一封,详详细细,认认真真的批阅。
为了体现工作认真,连吃饭和如厕都顾不上了。
睡觉更不可能。
一个个死命强撑着。
头昏脑胀,眼内布满血丝,面相都变得恐怖起来。
上方,朱允熞睡得很香。
……
……
……
御书房。
朱元璋今日难得清闲。
以前太子朱标监国理政的时候,朱元璋自己也是极少休息的。
很多事情,他都会亲自过问。
但这次朱允熞监国,朱元璋却是彻底放权了。
一则是他确实老了,身体不如以前,吃不消了。
另一个原因,就是想看看朱允熞到底能做到何种地步。
这个孙子,给他带来的惊喜和意外太多了。
不过,朱元璋还是十分关注他的动静。
毕竟是第一次让朱允熞监国理政,而且,他还是一个七岁的孩子。
“陛下,皇太孙还在文华殿,领着一帮大臣,批阅奏章,操劳国事呢。”
前去打探情况的小太监进来回报。
“这么晚了,还在批阅奏章,太辛苦熞儿了。”朱元璋一声感叹。
不愧是他的好孙儿。
虽然嘴巴说要躺平玩乐,但一旦让他监国理政,便立即认真负责起来了。
他才七岁啊,身体能承受得住吗?
一时间,老朱又是感动,又是自豪,又是担心。
孙儿如此勤奋,只为了让他这个爷爷能好好休息,不用为国事操劳,如何能不感动呢?
有这样一个又聪慧,又勤奋,又懂事,又孝顺的孙子,他又怎能不自豪呢?
可想着朱允熞的身体,想着他这么晚还在工作,又不由得担心起来。
不过,老朱若是知道,此刻朱允熞正在文华殿里面呼呼大睡,就不知该如何想了。
小太监只在外面打探,不清楚里面的情况。
毕竟,朱允熞带着大臣批阅奏章,闲杂人等,不许入内。
而且,老朱本就是令他悄悄打探,不许打扰太孙办公。
看到文华殿里面灯火通明,太孙和大臣都还在里面没有出来,自然断定是在勤劳理政了。
“孩子总要长大,监国不是易事,他也需要吃些苦头。”
朱元璋眼睛里泪水都快要出来了。
但又想着,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万里江山,千钧重担。
总是要紧牙关,才扛得起来。
老朱自己是一个特别能吃苦的人。
因此,也这样要求后辈。
他吩咐道:“令御膳房好生准备一些熞儿喜欢吃的,待到熞儿处理完朝政,立即送过去。”
他也只能这样来关心了。
却哪里知道,朱允熞现在早就吃得饱饱的,睡得舒舒服服了。
……
……
……
第二天一早,朱允熞伸了一个懒腰,醒了过来。
想不到在文华殿的坐椅上睡觉,竟然也能睡这么香。
宫女太监们,忙着前来侍候。
很快,洗涮完毕。
他这才回到坐椅上,目光望向下方通宵达旦工作的文官们。
一个个黑眼圈老大,眸子内血丝密布,看着都有几分可怕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