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逼走了熊启的所有醉意! 熊启当即沉声发问:“文信侯上奏何事?” 李斯摇了摇头:“不知。” 凡做事必留痕。 吕不韦利用大秦的邮驿系统上奏,这份奏章的存在就注定会被很多让知。 但想知道奏章里写了什么就必须要破开印泥,这可是灭族的大罪,其后果是任何人都无法承受的! 熊启略略颔首,轻声开口:“不知便不知吧。” “文信侯上奏这件事本身比文信侯上奏之言更加重要。” “这可是文信侯离朝之后的第一封奏章,意义重大!” 熊启也看得清吕不韦所处的局势。 如果此次上奏之后嬴政没有重惩吕不韦或是更进一步的打压吕不韦,那就意味着吕不韦不再是嬴政心中的禁忌。 未来吕不韦将无须继续龟缩在洛邑不敢发声,他必将呈上越来越多的奏章,即便人不在朝堂,吕不韦依旧可以影响、甚至是左右朝堂! 随着局势的变幻和嬴政对朝堂掌控力度的不断加强,吕不韦甚至有望重回朝堂,再任相邦! 而身为相邦的熊启必将承受吕不韦回朝之后所祭出的第一刀。 但如果此刻嬴政依旧对吕不韦充满忌惮之心,这封奏章必将开启嬴政对吕不韦的新一轮打击! 所以无论吕不韦出于什么原因选择将声音传入嬴政的耳中,无论吕不韦的奏章上写了什么,哪怕只是简简单单的问候。 这一封奏章都会如一支穿云箭那般掀起惊涛骇浪! 李斯轻声一叹:“文信侯终究是本卿的故主。” “无论文信侯所谏何言,本卿都将率文信侯昔日臣属们一同鼓噪声援,以全文信侯昔日对我等的恩义!” 熊启意外的看着李斯: “文信侯终究是李上卿的故主!” 熊启不相信李斯猜不到这份鼓噪会造成什么后果。 以李斯为首的昔日门客们集体鼓噪出声,对于吕不韦的上奏没有任何好处,只会激起嬴政都吕不韦的警惕。 你吕不韦已被罢相却还有如此之多的人支持你,这还得了? 嬴政岂能安心! 这哪里是对吕不韦的报答? 这分明是想让吕不韦去死! 李斯声音低沉的回答: “文信侯不只是本卿的故主,也是诸多臣子的故主。” “若文信侯回朝,本卿并诸多同僚皆当为大王所厌。” “既如此,我等便只能送文信侯富贵还乡以全昔日恩义!” 别看李斯现在风光无限,但李斯能晋身九卿很大一部分程度是依赖那一封《谏逐客书》。 更进一步来讲,嬴政彼时之所以大力提拔李斯,是为了给所有被驱逐的外客树立一个榜样,做那千金买马骨之事。 在李斯用他的才华征服嬴政之前,李斯的命运都将与外客这个群体绑定。 然而在外客们心中,李斯永远无法与吕不韦相提并论! 只要吕不韦回归,根本不需要吕不韦做些什么,李斯所倚靠的势力便将迅速归入吕不韦麾下。 李斯如何能接受! 熊启轻声一笑:“李上卿所言有理。” “那渭阳君呢?” “渭阳君也有意助文信侯一臂之力?” 嬴傒淡声道:“本君早年与文信侯深交,引以为挚友,只是后续的诸多事令本君与文信侯有了间隙。” “此番文信侯被罢相后走出阴霾,本君心甚喜之。” “据闻文信侯之孙年已十四,本君恰有一孙女亦值出嫁之龄,可为良配矣。” 熊启略略颔首:“渭阳君有心了。” 嬴傒继续道:“除此之外,数位曾与文信侯为友的宗室子弟也会为文信侯鼓噪发声。” “无论文信侯此番上奏所为何事,他们都会臂助一二!” 外客群体和大秦宗室之间有着不可调和的利益冲突。 一旦吕不韦回朝,外客必将势大,吕不韦也必定会重用外客。 届时大秦宗室的利益不可避免的会受到严重冲击! 所以嬴傒愿意与李斯、熊启一同联手针对吕不韦。 但大秦宗室终究还有嬴成蟜顶着,更是不愿触怒嬴政。 所以嬴傒愿意出手,但出手的程度却很有限。 熊启微微皱眉:“长安君恐怕不会同意。” “本相观长安君数次上谏之言,虽与文信侯并不相同,但却有殊途同归之福” “且长安君对文信侯的态度颇为微妙,一旦文信侯落难,长安君彼时会如何施为,不得而知!” “以长安君现下的威势,一旦长安君要求宗室子弟噤声,恐怕无人会再为文信侯鼓噪。” 吕不韦数次曾置嬴成蟜于死地,但却在最后抬了嬴成蟜一把,甚至曾令他的门客转投嬴成蟜门下。 嬴成蟜也数次重创吕不韦的势力,吕不韦之所以匆匆被罢相也有嬴成蟜出的一份力,但嬴成蟜却又与吕不韦配合着完成了《新区暂行律》。 这一系列似敌似友的操作,让熊启摸不准嬴成蟜和吕不韦之间的关系。 李斯也有些无奈:“长安君此人所思颇为古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