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鸣二刻。 鸡鸣时分鸡未鸣,但陈城大营内却是人影闪动、时闻人声,好似二十余万大军仍驻于此一般。 与此同时,陈城大营后五里、鸿沟下游河段。 项燕立于飞云楼船之巅,沉声开口:“令!” “五十艘飞舟先校” “十艘斥候尾缀。” “若遇敌情,即刻举火以告!” 五十艘仅能容数饶飞舟洒向鸿沟河面。 每逢岔路、水湾都会灵巧的转入其中严加查探,时不时还会在水浅处下船上岸查探一番。 十艘可乘坐十余饶斥候船坐镇于鸿沟河道之上,不时接收飞舟带回的消息,并凭借更多的桨手得以迅速逆流而上,将消息上禀项燕。 得知前方十里皆无敌军,项燕这才开口:“令!正军为前军,项氏、屈氏并县兵为中军,其余各氏为后军。” “传令各舟桨手,除控制方向外,不得划桨。” “若敢言语者,身周之人皆可斩!” “大军启航!” 无人应诺。 二十余万大军分为三批,顺流而下。 船上的每一名桨手都心翼翼的握着船桨。 唯有船长下令时,压水花压的最好的桨手才能轻轻划动几下,以戴整舟船的朝向。 楚军舰队以最静谧的形式悄然下行了十五里后,远处突然亮起了一团火光。 紧接着,是两团!三团!直至十团! 十艘斥候船同时举火,意味着前方敌军的数量已经远远超出了战前的预料之外。 屈桓瞳孔一缩,惊声道:“秦军有大军埋伏?” 项燕的面色却依旧平淡。 在项燕看来,秦军于今夜埋伏实在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项燕只是沉声开口:“令!” “飞舟举火突进,探查敌军虚实!” 五十艘飞舟同时举起火把,照亮了一片河道。 飞舟之上的桨手也不再控制力道,双手抡起船桨疯狂摇动,向着前方冲去! 秦军毫不犹豫的以弩矢还击。 在秦弩的攒射之下,五十艘飞舟有来无回! 但他们照亮的河面却已让斥候船看的清楚。 一艘斥候迅速回返,船上斥候跳上楼船,肃声上禀:“上柱国,敌军水师皆非秦军舟船,而是魏国舟船。” “初步探明敌军有翼五百、中翼二百,其余舟船尚未探查得到。” 秦国水师仍在赵国战场。 但在灭了魏国之后,岑边却得以全取魏国水师的舟船,甚至就地征募了不少善舟船的魏人与降卒充作水师士卒。 在军功爵制的鼓励下,这支水军虽是新经整编,但战斗力却可谓脱胎换骨。 项燕若有所思:“如此看来,秦军水师乃是倾巢而出。” “再发五十轻舟,游弋于前军阵前五里,不许冒进。” “传令各部,落锚休息,等待亮!” 趁夜溜走的计划彻底告破。 漆黑的夜色让项燕哪怕有再强的水战能力也发挥不出来。 唯有等到色亮起,项燕得以纵观全场,才能根据敌我双方的实力对比做出进一步的判断。 然而项燕想等待亮以发挥他的水战能力。 岑边却根本没有什么水战能力可以发挥! 黑夜遮掩了视野,也将双方将领的战斗力拉到了同一个水准层面上。 岑边岂会放过这个机会! 秦军楼船之上,岑边断声下令:“令!” “以翼为锋锐,全军前冲!” 岑边身后,两名鼓手脱去上衣露出精壮的上半身。 双手持槌,重重的砸在鼓面之上! “咚!咚咚!” 战鼓擂响,五千余秦军水师齐齐呐喊:“冲杀!” 桨手们肌肉贲张,滑动船桨驱策战船逆流而上,向着楚军迎面冲撞而来! 项燕:??? 看着冲锋而来的秦军,项燕都懵了。 大晚上什么都看不见也要开战,这也就罢了。 秦军竟然还全军押上,直接就开始决战了? 秦军将领,这么莽的吗! 项燕当即喝令:“令!全军收起船锚,继续列三军前进。” “令,飞舟、斥候靠两岸。” “传令都尉熊奥所部,引桥舡上前列阵。” “传令都尉熊藏所部,藏于桥舡之后,备战!” 在项燕的指挥下,楚军前军迅速分出战船,严阵以待。 待秦军冲至楚军前方五百丈,项燕再次下令:“传令都尉熊藏,全速前进!” 二十艘船宽两丈、船长九丈、船体极其坚固、船首装有铜包木撞角的重船突冒当即加速,向着秦军冲撞而去。 而在突冒之后。 一百艘船宽一丈、船长六丈,全船赤红涂装、船顶搭竹篷而蒙熟牛皮的轻舟赤马环绕在突冒左右,一路尾随。 船队最后方,都尉熊藏站在一艘桥舡之上,怒声大喝:“突冒加速,列锋矢之阵!” “冲撞!” 高呼间,为首的突冒狠狠撞上了一艘秦军翼。 沉重的船体和超高的速度为撞角赋予了极大的动能,令铜包木的撞角势如破竹般将这艘翼破为两半! 在撞破一艘翼后,突冒的动能也彻底耗尽,不得不停于远处。 但迅速就有一艘突冒绕过事故现场,加速顶在更前方,向着另一艘秦军翼冲撞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