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解缙的高光时刻,太子终立 很快,朱棣也开始了自己的行动。 他召来了大批的勋贵。 对于永乐皇帝而言,自然是这些跟着他打天下的老兄弟的话更有可信度。 也没有绕弯子,朱棣直截了当地询问他们,他们赞同谁做太子。 其实选择问这些人,已经表明了朱棣的倾向――毕竟谁不知道,朱高煦深得武将之心呢? 一众勋贵,就连朱能,也很快做出了选择――朱高煦。 朱高煦毕竟曾和他们一起冲锋陷阵,那是血里火里拼杀出来的交情。 至于世子朱高炽,不好意思,你哪位? 只有三个人,没有选择支持朱高煦。 其中两个人保持了沉默,一个是严铿,一个是张玉,他们都没有说话。 严铿虽然已经打定主意,支持朱高炽,但是却也没必要在这个时候得罪高阳郡王,张玉为人稳重,也是一样的想法,不想得罪人。 再说了,立储这种大事,明哲保身,也未尝不是一种选择。 还有一个,是兵部尚书金忠。 “陛下,君不见秦二世隋炀之事乎?立太子不以嫡长,必招致天下大乱,请陛下立世子为太子!” 他跪在地上,在一众勋贵异样的眼神中大声说道。 如果他真的只是一个普通的兵部尚书,一个区区二品官,那当然没什么好说的,一大群勋贵站在他的对立面呢,而且这样的话,朱棣又不是没有想到过,既然已经问出来了,肯定是有心理准备的,毕竟你真要说起来,李二可就有话说了。 但是金忠,他还真不一般,或者说,能作为朱棣的问询对象之一和勋贵们站在一起,已经是表明了他的不凡。 金忠,他在洪武二十四年就已经进入燕王府,从一个卫兵干起,一路到长史文书,甚至还是靖难的主要策划人之一。 后来,姚广孝坐镇北平,他则随军征伐,赞理军务,是朱棣的得力谋士,官至王府长史,大小历经十四战,和朱棣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甚至最后,他成为永乐皇帝的心腹重臣,重大的国事决策朱棣多会听取金忠辅国的建议,他虽然不在内阁之中,但却和姚广孝一起,参与到了很多大事的裁决之中,可见他在朱棣心中的地位之重。 因此他的一句话,让朱棣沉默了下来,他不能不考虑这个老伙计的意见。 但是事情并没有完,王朝终究还是需要一个太子的,毕竟在那个皇帝平均寿命都不长的年代,朱棣也说不好,自己哪一天说不定就起不来了,这种事情还是不能拖的。 于是他秘密找了许多的大臣,诸如黄淮、尹昌隆等人。 问文臣,那自然是不用说的。就算不从皇帝本身,之前严涯说的那个方面去考虑,他们也都是立嫡长的忠实拥护者,更何况太子尚文,和他们是一路人。 但是没有一个人能够说服朱棣。 直到解缙的出现。 此时的解缙,是内阁七人组之一,算是朱棣的心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