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癞蛤蟆打哈欠——好大的口气。” 庆寿寺。 一身青色长衫,读书人打扮的中年人,斜躺在僧房的榻上,双脚笔直的靠在短杌。 那中年人一手拿书,一手探去炕桌上的果盘中拿点心,还有一壶酒,竟然在寺庙里开酒戒。 此人仿佛在家里一样的随意。 奇怪的是,僧房里有位和尚,竟然见怪不怪,同样神色自若的坐在圆凳。 脸上丝毫没有生气的模样。 葛诚笑道:“燕王可小瞧了大公子。” 不光是大军归来,其实没多久,燕王也回来了北平。 只不过很少的人才知道。 是一个秘密。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何况大公子正是突飞猛进成长的年龄,不能用原来的眼光去看他。” “哦?” 朱棣来了兴趣。 有人夸自己儿子,他心里还是高兴的。 但也就只对葛诚如此。 其他人这么说长子的好话,朱棣只会当做拍马屁,并不会当真,心里还会把此人记下小人的标签。 葛诚是他最信任的人。 整个燕王府的外事都交给了他。 对于自己的儿子们。 燕王其实接触的并不多。 他们从小养在应天府,由父皇亲自养在身边教育,他也有很多事情要做。 特别是自己就藩后。 北平城百废待兴,还有塞外的残元势力,毕竟元廷虽然退回塞外,却对外号称百万勇士,鼓舞了周边心向残元的人。 虽然是残元自卖自夸,夸大了自身的实力,但也不可小觑。 压力不小。 哪怕儿子们后来也来到北平城,他也顾不上教养儿子们,只能严苛对待,让他们不敢胡来。 几年来自己又数次领兵出征,在呆在燕王府的时间都屈指可数。 所以对儿子们的印象,仍然是老大迂腐,老二调皮,老三不懂事。 “大公子是真的出息了。”葛诚感叹道。 大公子也算是他看着长大的。 “老百姓生活七件事,第一位就是柴,大公子能说出这种话,说明他已然开始思考,有了自己的想法。” 道衍和尚这才睁开了眼,眼睛里露出了兴趣。 燕王的几个儿子他也见过。 所谓的识人之明。 不过是见的人多了,看见的事情多了,当人到了一定的年岁,有点聪明的人,都会有自己的判断。 作为名气极大,以前年轻的时候,就已然在僧侣司能挂上名的青年和尚,如今的道衍和尚看人的眼光越来越精准。 这可不像十四岁的大公子能说出来的话。 成长的速度有点快。 道衍和尚露出好奇的眼神,“大公子有办法解决柴?” 朱棣也竖着耳朵。 柴啊。 一直是令自己头痛的老大难问题。 地方上的人口越来越多,对柴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北平是元朝的大都,因为缺乏有效治理,竭鱼而泽,导致周边的森林砍伐殆尽。 本质上。 不是自己的东西不心疼,纯属这种心态。 多年来。 自己在长城一带组织百姓种了大量的树木,也在周围山上种植。 可树木生长不易,周期长,消耗又快,远跟不上人口的增长。 听到有人能解决这个麻烦,还是自己的儿子。 朱棣虽然脸色如常,实际熟知他性子的人,都能发觉燕王其实很在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