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长弹头射程极远,穿透力极强,但不能连发,那我们是不是可以用大炮?”
李永浩早就想到了这个问题,“大炮自然可以对抗步枪,但是大炮太重,难以机动,对方不会傻乎乎的挨炸。”
“如果能将其团团围住就好了……”戚继光叹了口气。
倭寇主力多达万人,整个浙江的明军凑到一起,也难以形成有效的包围。
“胡大人怎么说?”李永浩问道。
戚继光答道:“胡大人正在疏散百姓,准备放弃台州城。”
李永浩点点头,又担忧道:“只怕时间来不及呀,倭寇肯定不会眼睁睁的看着胡大人疏散全城百姓,他们要一座空城也没用。”
正在这时,快马急急来报:
台州失守,胡宗宪命戚继光立即率军前往黄岩汇合。
“果然……”李永浩一拍大腿,“瞧我这乌鸦嘴!”
戚继光道:“难道你不说,倭寇就不打台州了?”
……
黄岩位于台州和新河之间,戚继光很快率军赶到。
在胡宗宪急令之下,各路兵马也先后赶来。
除了各地驻军之外,整个浙江的机动兵力基本全到齐了,合计六万之众。
大帐之中,气氛极度压抑。
胡宗宪黑着脸,来回踱着步子。
众将缩着脖子,低头不语。
戚家军花街大败,他们都听说了。
戚家军宁海大捷,他们也都知道。
最能打的戚家军都不是对手,他们上去,除了送死,还能干嘛?
“用炮!”戚继光再次站了出来,简单两个字点燃了胡宗宪和众人的希望。
四十年后,三千戚家军参加抗日援朝战争。
在平壤城下让丰臣秀吉手下悍将小西行长仔细品尝到了明军火炮的美味。
【以下典故摘自《明朝那些事》】
当时,小西行长严阵以待,等待明军攻城。
而明军却不架云梯,不慌不忙的以两人为一组,在地上架设起一种两米多长,看似十分奇怪的装置。
正当他百思不得其解之时,伴随着震耳欲聋的巨响,明军阵地上万炮齐鸣,无数石子、铅子从天而降,砸在平壤城头之上。
日军没想到明军火炮能以低打高,还是曲线弹道,当即被打死打伤多人,小西行长本人都被击伤。
明军装备最多的野战炮称为佛郎机,全长仅两米,极易携带,操作简便,有准星供瞄准,炮身可左右旋转,具有极强的杀伤力,实在是攻城拔寨,杀人砸墙的不二选择。
正当日军刚刚回过点神,准备在城头上重新冒头整队的时候,却立刻遭到了第二轮炮击!
炮弹从天而降,日军被打了个正着,损失极其惨重。
小西行长莫名其妙,可还没等人缓过劲来,第三轮炮击又到了,又被打得稀里哗啦,然后是第四轮,第五轮……
西行长彻底懵逼了:这一打还不消停了,难不成你们的炮都是连发的不成?
没错,明军的炮确实是连发的。
因为明朝时的炮,所用的并不是后来的火药炮弹,一打炸一片。
而是先塞入铁砂,石子,然后再压入铅子,最后装上火药点燃发射,其作用类似于现代的钢珠散弹,杀伤面极广,不死也要重伤,不重伤也要成麻子。
这种炮,缺点也很明显,要往炮膛里塞那么多杂七杂八的东西,还要装药点火,这么一套程序,等你准备好了,人家估计都下班了。
明朝的军事科研工作者们经过研究,想出了一个绝妙的方法——子母铳。
所谓子母铳,其原理致类似于火箭炮。
母铳就是炮的炮筒,子铳就是炮弹,其口径要小于母铳,在出征前先装好铁砂,石子,铅子,火药,封好打包带走。
等到地方要打了,把子铳往母铳里一塞,火药一点,立马就能轰出去。
一炮打完,把子铳拉出来,塞进去第二个,再来一炮,装填速度堪比今日之榴弹炮。
所以明军的佛郎机,那是不鸣则已,一鸣不停。
这次入朝作战,为了适应国际环境,彰显我国地大物博,炮弹很多,明军还特意装备了新型产品——百出佛郎机。
百出纯属吹牛皮,所谓百出佛郎机也就十连发而已。
嗯,也就十连发而已……
平壤城头的日军在这“也就十连发而已”的轰击之下,尸体遍地,现场极其惨烈。
……
在戚家军后辈抗日援朝的四十年前,戚家军的开山祖师戚继光也决定用大炮叫倭寇尝尝这种销魂滋味。
“据我判断,倭寇手中的连发快抢不足一百之数。”戚继光道:“若能集中数百门大炮,日夜轰击,一月之内,必破台州!”
众将频频点头,连连叫好。
拿炮猛轰,这差事好,至少不用爬城墙送死了。
“好!”胡宗宪当即下令,周边府县所有能用的大炮小炮,全给老子拉来,轰死狗日的小日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