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国士第四百一十九章种子发芽了雪过天晴,陈堪和常宁,陈洽三人并肩站在码头上,目送着朱瞻基带着花时和朱瞻壑乘船远去。 陈堪和陈洽都没有什么离别的愁绪,毕竟他们三个只是回一趟京师而已。 朱月澜却已经是泪眼朦胧。 这三个孩子,陈堪除了教导他们的学问之外,从未关注过他们的衣食住行。 这些事情一直都是在常宁在操行。 就好像一手养大的孩子要去远方,作为母亲的朱月澜不舍也正常。 大船很快消失在几人的视线之中,朱月澜也终于忍不住小声啜泣起来。 陈堪收回视线,将常宁揽入怀中。 “他们只是回京师一趟,夫人不必太过伤怀,过些日子就回来了。” 陈堪拍拍常宁的肩膀,伉俪情深的样子顿时让一旁的陈洽忍不住翻了个白眼。 陈洽的家眷都在京师,并且都以为他死在了锦衣卫诏狱的那场大火中。 他现在是属于有家不能回的状态,当然见不得陈堪和常宁在这里旁若无人的你侬我侬。 “哼!” 轻哼一声,陈洽扶着颌下三缕长须,淡淡的说道:“元正过了,元旦也过来,老夫也该上路了。” 陈堪闻言,放开常宁来到陈洽身边,淡淡的应道:“本侯已经安排好程风护送你去辽东,从草原绕过去,辽东一切事务,就有劳先生费心了。” 陈洽慢条斯理的应道:“好说,好说,既然如此,老夫就走了。” 陈洽说要走,陈堪又怎能不相送。 三人打道回了侯府,云程已经替陈洽准备好了几大马车的物资。 陈洽上了马车,陈堪便骑着马亲自送他出了顺天府地界。 陈洽掀开马车帘子,淡淡的说道:“送君千里,终须一别,侯爷,请回吧!” 陈堪点点头,指着一旁的界碑道:“陈先生,出了此地,便是兀良哈三卫的地盘,如今兀良哈三卫与我大明交好,必要的时候,兀良哈三卫的力量也可一用。” “老夫知道了!” 待陈洽应下,陈堪又看向驾车的程风吩咐道:“程风,你此去还需以护卫陈先生的安危为第一要务,凡事莫要自作主张,可知?” 程风自草原上回来之后,很是被陈堪冷落了一段时间。 此刻陡然担次重任,不由得将胸脯拍得啪啪作响:“侯爷放心,就算是末将死了,也决不让陈先生掉了一根汗毛。” 陈堪点点头,深吸一口气道:“如此,便去吧!” “侯爷,末将告辞。” “驾!” 程风扬起鞭子,狠狠的抽打在马臀之上,马儿吃痛,拉着车就吭哧吭哧的上路了。 “老夫去也!” 陈洽的声音远远的传来,又很快消散在风中。 陈堪目送马车远去,直至消失不见,这才调转马头带着亲卫回了北京。 回到了侯府,陈堪脱去身上的甲胄,只觉得心里有些空落落的。 三个闹腾的小家伙一走,整座侯府就安静得令人有些不适应。 就连吃饭都感觉没什么胃口。 偌大的侯府,就剩下陈堪和常宁这么两个主人。。 菜还是那些菜,但两个人吃起来和五个人吃起来,总感觉差了点味道。 常宁不断的给陈堪布菜,没一会儿,陈堪的碗里就堆成了小山。 往些日子陈堪肯定是没这个待遇的,常宁布菜的速度根本跟不上三个小家伙进食的速度。 现在有这份待遇了,陈堪却没什么胃口了。 他倒了一杯米酒慢慢的抿着,常宁见状,轻声问道:“怎么了夫君,可是菜不合胃口?” 陈堪摇摇头:“不是,就是没什么食欲。” “妾身也一样!” 常宁停下了给陈堪布菜的动作,面上泛起愁思:“三个小家伙走了,家里也不热闹了,不知道他们现在到哪里了,有没有吃饭,带的衣服暖不暖和。” 陈堪看着常宁碎碎念的样子,不由得会心一笑。 不知不觉,他和常宁成婚都已经这么些年了,当年那个俏皮的小姑娘,如今也变成了做事雷厉风行的公主殿下。 就是这藏在骨子里的善良,经历了岁月的沉淀之后,反而越加令人欲罢不能。 “他们已经不是小孩子,会照顾好自己的。” 陈堪宽慰了常宁一句,将杯中的米酒一口喝干,便大口大口的吃着碗里的菜。 再不吃就冷了。 常宁双手撑着下巴,看着陈堪狼吞虎咽,大大的眼睛一闪一闪的。 “夫君,咱们要个孩子吧。” 陈堪的动作一顿,抬起头对上一脸认真的常宁笑问道:“夫人准备好了?” 常宁点点头:“我想好了,咱们要个孩子,要个自己的孩子,这样家里也能热闹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