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大明国士 > 第三百二十二章 兴师问罪

第三百二十二章 兴师问罪


  大殿之中的气氛被盛庸打破,朱能也不好意思继续装死了。  征战安南确实不好搞,但不好搞他也得搞,不然悠悠青史留给他的就是万世骂名。  堂堂大明永乐一朝,打个安南还得前朝老将出马,他朱能丢不起这个人。  更别他身为大明武将之首,新朝第一次出征,主将的位置若是被前朝盛庸抢走,那永乐朝的勋贵们还不得戳他的脊梁骨啊。  叹了口气,朱能瞥了盛庸一眼,随后上前半步,朝朱棣拱手道:“臣愿领兵走一遭安南。”  朱棣的目光在盛庸和朱能身上左右摇摆。  片刻之后扶着眉头淡淡的道:“既然成国公主动请缨,那便由成国公走一趟吧。”  听见朱棣最后的决定,盛庸的脸色更加黯然。  但他也知道,以他劣迹斑斑的履历,不管怎么轮主将的位置肯定都是轮不到他的。  所以他一开始也没想过向朱棣要主将的位置。  现在结果尘埃落定,他倒也不是不能接受。  他拱手道:“陛下,臣愿为成国公麾下一老卒,为大明死战。”  朱棣沉吟片刻,淡淡的道:“可。”  得到朱棣的应允,盛庸躬身一礼,便退回了勋贵的队列之郑  主将的人选确定,接下来便是选定副将,以及出征兵员之事。  茹瑺在心里盘算了一下,正准备上前奏事,朱棣忽然开口了。  “成国公朱能听令。”  朱能手持笏板出列:“臣在。”  朱棣道:“朕钦封你为征夷将军,领兵二十万开赴安南,务必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平定安南之乱,为下诸国诫。”  “臣领旨。”  茹瑺瞪大了眼睛,第一次觉得自己对这位陛下的了解不够。  这就直接任命了?  既然乾纲独断,那要他这位兵部尚书还有何用?  朱棣没有理会群臣的表现,继续点将道:“历城侯盛庸,新城侯张辅何在?”  盛庸一愣,没想到第二个名字就点到了自己。  但还是和张辅一同迅速出列道:“臣在。”  朱棣道:“历城侯盛庸任征夷左副将军,张辅任征夷右副将军,于成国公朱能麾下听用。”  二人拱手道:“臣领旨。”  朱棣继续点将道:“丰城侯李彬,云阳伯李彬......”  被朱棣点到名字的几位永乐朝名将相继出粒  朱棣淡淡的道:“尔等皆入成国公征夷大将军朱能麾下听用,领兵十万至云南,朕再拟旨一封,让西平侯沐晟,镇远侯顾成起十万大军与尔等合兵一处,荡平安南。”  这一刻的朱棣,是真正掌控着数千万人生杀大权的绝代帝王,他的命令没有任何人能够反驳。  原本还有满腔愤概的茹瑺和蹇义,也在此刻闭上了嘴巴。  他们是文臣,维护文官集团的利益是应该的。  但有些利益可以维护,有些利益,即便是想维护也无能为力。  征战一个的安南,朱棣出动了一个国公,数位国侯,数位伯爵,这已经是将安南之战当成灭国之战来打了。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很快安南这个国家就会从地图上抹去。  理论上来,文臣们应该提醒一下朱棣,安南乃是太祖爷钦定的十五个不征国之一,但那也是仅仅存在于理论上。  现在活下来的文臣大多都经历过建文四年的大清洗,他们很清楚什么事情他们该什么事情他们不该。  朱棣点将完毕,便将目光投向了文臣所在的队列之郑  “此乃国战,还望诸卿同心同德,扬我大明国威。”  “退朝!”  朱棣一番行云流水的点将操作不仅镇住了文臣,也震住了陈堪。  此时此刻,朱棣身上的独断专行的暴君体质暴露无遗。  陈堪也总算明白了为何后世将朱棣称之为永乐大帝。  大帝就该是这样的,不接受任何掣肘,杀伐果断,独断专行,却又无一错漏。  今日的早朝散得快到陈堪有些心慌。  待陈堪踏出大殿,边不过刚刚泛起一抹微光。  这应该是大明朝自建国以来,散朝散得最快的一次。  摇摇头,陈堪准备回家补个觉先。  下午朱高炽要带着朱瞻基来拜师,他一副呵欠连的样子有碍观瞻。  但还没来得及走出洪武门,便被朱棣遣出的太监拦住。  那太监一脸恭敬道:“侯爷,万岁爷召您入偏殿议事。”  陈堪一愣:“你是,陛下叫我?”  太监点点:“是的。”  陈堪求证道:“你确定是叫我?”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