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大明国士 > 第二百九十二章 拍马屁要恰到好处

第二百九十二章 拍马屁要恰到好处


  江南下雪了。

  雪纷飞时节,正该煮一杯热茶暖暖身子。

  陈堪与朱棣相对而坐,各自端着一杯冒着热气的茶捂手。

  同时饮下一口热茶,同时皱起了眉头,随后又同时赞叹了一句好茶。

  今日是十二月初五,距离陈堪下葬和水陆法会开始还有三。

  虽然还有三时间,这场盛大的法会才会开始,但现在的村落外面已经聚集了不少和桑

  他们之中,有的是大德高僧,有的是佛门沙弥,有的是白莲教徒。

  佛祖面前,众生平等。

  所以他们只能顶着雪在在法台的范围内打坐。

  一个校尉大步走进房门,朝朱棣拱手道:“陛下,外面已经聚集了三千多人,是否要进行驱赶?”

  朱棣没有回答他,而是看向陈堪:“这是你的葬礼,你觉得呢?”

  “那就不驱赶了呗。”

  一群和尚而已,陈堪不认为有驱赶的必要。

  那校尉得到陈堪的命令,朝两人施了一礼便退出房门。

  朱棣看向陈堪:“朕登基之时弄出来的动静,还没你一个侯爵的葬礼来得浩大,老实,朕现在看你很不顺眼。”

  陈堪一愣,一脸无辜的看着朱棣:“陛下,这也能怪到臣身上吗?”

  “哼!”

  朱棣忽然将手中的茶杯重重的放回桌子上,随后面色阴郁道:“这一次,有太多人对朕不满啊。”

  陈堪自然知道朱棣在的是收缴兵权的事情,不过这个话题太敏感,所以他不打算接话。

  于是他抬起头看看上飘浮的像是绒毛一样的雪花,感慨道:“陛下,江南下雪了,想必北国现在应该已是一幅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场景了吧?”

  朱棣冷眼看着转移话题的陈堪,淡然道:“军籍制度的弊端是你捅到朕面前的,你现在害怕什么?”

  “嗯?”

  陈堪心中缓缓地冒出一个问号。

  随后看着朱棣叫屈道:“陛下,臣什么时候和您过军籍制度的弊端?”

  “嗯?”

  “竖子!”

  朱棣神色一沉,就要拿出证据让陈堪心服口服,但是想了半,他还真没想出来陈堪什么时候在他面前提起过军籍二字。

  他们俩唯一一次谈论户籍制度的弊端,是陈堪第一次去宝钞司回来以后,向他诉宝钞司的工匠是多么多么不容易。

  竟然拿不到陈堪的把柄!

  可恶。

  朱棣心中的升起来的无名怒火,又慢慢的降了下去。

  陈堪无辜地瞪着朱棣,脸上就差没写上,弄我啊,你来弄我几个大字了。

  但朱棣是何等样人,什么情绪脾气想要控制也就是在他一念之间。

  于是,他又端起了茶杯,接过陈堪的话头应道:“北境现在的大雪应该有一尺多深了,草原上最少两尺。”

  话题转移成功,陈堪笑出了八颗洁白的牙齿。

  不过朱棣又岂会让他如愿,抿了口茶水后,便感慨道:“可怜我大明五千健儿,在大雪纷飞的日子里依旧不能归家,可怜啊。”

  陈堪不为所动。

  朱棣继续道:“难道你就不好奇,为何朕一定要派兵北上深入草原?”

  陈堪脸皮一抽,问道:“陛下是希望臣好奇,还是不好奇?”

  朱棣似乎是没想到陈堪竟会反问于他,不由得蹙眉道:“此话从何起?”

  “呼!”

  陈堪长呼一口气,他算是看明白了,朱棣今日就是来逼迫他表态的。

  与其装傻充愣,不如大家坦诚相见。

  朱棣见陈堪的神态变化,只是目光灼灼的盯着他,似乎笃定陈堪一定会就范。

  陈堪脸上露出一抹笑容,朝朱棣一拱手道:“岳父大人。”

  陈堪的称呼突然从陛下变成了岳父大人,这番变化让朱棣又是忍不住心头一动。

  但片刻之后,朱棣便明白了陈堪的用意。

  这代表着接下来的话,属于一家人关起门来的闲话,与朝堂与大明局势无关。

  但朱棣清楚,越是这样,越是明陈堪接下来要的话不简单。

  朱棣笑了,他淡然道:“闲婿,看出来什么了?”

  此言一出,陈堪面上不动声色,心中却是暗道果然如此。

  朝堂之上的文武百官,都被朱棣骗了。

  朱棣的真正目的,根本不是什么兵权。

  而是北方,或者得更具体一点,北京!

  陈堪迅速组织好词汇,问道:“岳父大人可是有了营建北京的想法?”

  朱棣微微一笑:“何以见得?”

  陈堪道:“岳父大人今日既然与婿提起了军籍之事,明岳父大人已经很清楚太祖先皇帝定下来的户籍制度的弊端在何处,并且,岳父大人顶着满朝文武的压力,也要遣一支偏师北上,也不会是真的为了支援瓦剌部吧?”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