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玉此刻心情低落,他走出了自己的房间,面对眼前的情况却毫无头绪。就在这时,袭人快步赶来,关切地询问他发生了什么事。宝玉叹了口气说:“其实也没什么大事,只是心里觉得有些烦躁不安。”他提议道:“既然他们都在喝酒,我们两个不如趁此机会去珍大奶奶那里逛逛吧。” 袭人疑惑地问:“珍大奶奶在这里,我们要去找谁呢?”宝玉回答:“我们不是去找谁,只是想去看看她。既然她在这里,我们就顺便看看她的住处怎么样。”袭人虽然有些不解,但还是跟着宝玉一起走了过去。 他们边走边聊,不一会儿就来到了尤氏的住处。只见一个小门半开半掩,宝玉并没有进去。他注意到看园门的两个婆子正坐在门坎上闲聊。宝玉好奇地问:“这个小门平时都开着吗?”婆子回答:“平时都是关着的。今天有人出来说,因为老太太要用园里的果子,所以特意开了门等着呢。” 宝玉便慢慢地走到那边,果见腰门半开。宝玉才要进去,袭人忙拉住道:“不用去。园里不干净,常没有人去,别再撞见什么。”宝玉仗着酒气,说道:“我不怕那些!”袭人苦苦的拉住,不容他去。婆子们上来说道:“如今这园子安静的了。自从那日道士拿了妖去,我们摘花儿,打果子,一个人常走的。二爷要去,咱们都跟着。有这些人怕什么!”宝玉喜欢。袭人也不便相强,只得跟着。 宝玉听到婆子们的话后,心中充满了好奇和兴奋。他决定跟随她们一起进入园子,探索其中的奥秘。于是,他迈开坚定的步伐,跟随着婆子们走进了园子。 宝玉踏入园中,眼前的景象让他感到一片凄凉。原本繁花似锦的花木已经枯萎凋零,亭台楼阁也失去了往日的光彩,彩色的漆皮已经剥落得所剩无几。然而,在远处,他看到了一丛翠绿的竹子,它们依然茂盛茁壮。 宝玉心中一动,说道:“自从我生病离开园子后,一直住在后面,几个月来都不允许我来到这里,转眼间这里变得如此荒凉。你看,唯独那几竿翠竹依然青葱欲滴,这不是潇湘馆吗?” 袭人回答道:“你已经有几个月没有来这里了,连方向都忘记了。我们只顾着说话,不知不觉地走过了怡红院。”她回头故意指着前方哄他说:“这才是潇湘馆呢。” 宝玉顺着袭人手指的方向看去,说道:“原来已经过了啊?不是吧。”袭人提醒道:“天色已晚,老太太一定等着我们吃饭,该回去了。”宝玉默不作声,按照原来的路,只径直向前走去。 袭人因担心宝玉看到潇湘馆会想起黛玉而伤心,所以用话语打岔。但后来她看到宝玉只往里面走,又怕他沾染上邪气,因此哄骗他说已经走过了。袭人并不知道,宝玉的心思全在潇湘馆上。 在这个时刻,贾宝玉快步向前,袭人只能紧随其后。她看到他站在那里,似乎看到了什么,又似乎听到了什么。于是,她好奇地问道:“你听到了什么声音?”宝玉回答:“潇湘馆里是不是有人住着?”袭人猜测道:“可能没有人吧。” 宝玉坚定地说:“但我明明听到有人在里面哭泣,怎么会没有人呢?”袭人安慰他:“这只是你的错觉。以前你来到这里时,经常听到林姑娘伤心的声音,所以现在你可能还是有这样的感觉。”然而,宝玉并不相信她的话,仍然想要靠近去听个究竟。 就在这时,一群婆子们赶上前来劝阻他们:“二爷,你们快回去吧,天色已经晚了。其他地方我们还可以走走;但这里的道路偏僻,而且听说自从林姑娘离开后,这里经常传来哀叹声,所以大家都不敢走这条路。”宝玉和袭人听了这番话,都感到十分震惊。宝玉不禁问:“难道真的是这样吗?”说着,他的眼泪便止不住地流了下来。 宝玉的眼泪在脸颊上滑落,他一边走一边哭泣。不久,他来到潇湘馆,走进了黛玉昔日的房间。他看到床上挂着北静王送的求婚聘礼“鲛绡帐”,又轻又亮。月洞窗户上依然挂着绿色浣纱窗帘,窗边挂着一个红木鎏金鹦鹉架,只是不见了鹦鹉。 宝玉走进房间,看见书桌上放着笔墨纸砚,案几上摆着文房四宝。砚台上的墨水已经干涸,上面放着一根鼠毫。这根鼠毫上粘满了已经干涸的墨水。桌上一个笔架下还压着一张宣纸,上面用小篆字体写着唐婉的《钗头凤·世情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