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Pk时代前沿 > 第二章(07~10)

第二章(07~10)


  2.07

  生产银耳,初因技术不过关,随着市场一路狂跌,转眼间小规模生产银耳已是凶多吉少,从事银耳生产以彻底失败告终。在银耳的基础上另起灶炉,平菇等系列品种崭露头角,大有崛起之势。生产银耳,自己是个尾随者。平菇等系列品种,已经跻身国内排头兵阵列。

  总结经验教训,有助于今后行稳致远。开初的大半年甚至将近一年的时期,怀着沾沾自喜、麻痹大意心态,以为自己所遇到的远非什么大问题,或许一个转身就解决了——危机意识严重不足。

  银耳归根结底败在自己粗心大意——接种剂量严重不足。最大损失,是不计其数次的试产消耗,仅用于实验的银耳菌种,累计就超过千元。实验,是解决技术问题的主要手段。然而,实验缺乏系统全面的完善方案,没有事先拟定一揽子全覆盖的具体课题目标,导致实验效率和价值大幅降低。松散低效,盲目实验,重复实验屡屡出现,特别是没有涵盖接种剂量、生长周期等重大课题,长期缺乏接种剂量和生长周期实验的真空,成为技术实践过程中的重大过失。

  如果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在开初高价位期间攻克技术障碍的话,从备料到采收结束两个多月,一个周期投入一千元的原材料,能够生产万元以上的干银耳。可现如今,同样的成本和产品,产值却只有开初的百分之十不到且还在不断下跌。接种剂量不足,一年的直接经济损失不下四千元,间接的效益损失远非数字可说清。正所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麻痹大意,教训深刻。

  要说接种剂量问题,自己也并非完全没有质疑过,记得第一次接种就很纠结,完成接种之后,就曾经十分担心因剂量把握不准而导致失败。但后来见菌丝生长正常并长出银耳,因而才被长期忽视。假如有一丝不苟心态,静下心来用纸笔滴水不漏将所有可能存在的问题排列在案,就一定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彻底攻破技术障碍。毕竟,就接种剂量不足来说,不过就是芝麻大点事。

  如何避免粗心大意呢?所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用笔将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排列出来,一旦出现问题,将能够在第一时间进行认真推敲并加以肯定与否定,反之就是问题之所在。如果所列问题都全面肯定或否定,则意味着真正的问题尚未挖掘出来,就需要排查并找出隐藏的问题。如此,就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发现和解决问题。这种方法,尽管耗时费事,但从读小学时就已经有过连续实践,而且成功提升口才并较大限度地突破自身腼腆、内向的个性缺陷。内因是根本,外因是条件,将后千万记得要充分发挥自身所固有优势。

  找人商讨,也是发现和解决问题有效方法。只是,通过商讨发现和解决问题,似乎因人因时因地而异,少不得围绕一个中心,专题专议并一究到底。否则,离题千里、蜻蜓点水的商讨,将纯粹浪费时间和精力。自己与大哥商讨问题效率高,但如果对所商讨的问题知之甚少的话,发现并解决问题的效率就相对要低很多。

  细究起来,独自一个人考虑问题非常受局限,尤其是难以将所忽视的问题重新加以重视和厘清,所谓“洞察世事皆学问”,“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洞悉自身所遗漏或忽视的问题,往往就是个人成败的关键。

  与甄祯已经一年多没有直接往来了,自己始终就是放不下。以她的聪明伶俐,如果自始至终有她能够进行商讨,别说一个剂量问题,就是再多的问题也未必能够导致灾难性后果。甄祯不理睬自己,完全可能和自己不敢进她的家门一样,不能被视为拒绝自己的依据。直到现在,除了不理睬自己以外,没有任何迹象表明她拒绝本人,或许甄祯有情有意的本质从来都没有改变过。果真如此的话,反倒是自己胡乱猜测了。如果是这样,自己的过失可就忒大了。

  2.08

  尽管当前仍然举步维艰,但相信能够保证不让甄祯担惊受怕了。再说了,自己与甄祯的事,总不可能就这样不明不白散了吧?就算是散,最起码也要得个清楚明白。写信可能是当下最佳选择!需要对她说的,想要对她说的太多了,哪能方方面面俱到呢?

  就算自己迎来又一次的重大转机,可自己依旧尚一事无成。自从递给她那字条以后,自己在银耳上越陷越深,虽说现在迎来重大转机,却也不过是把稳着实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大步,但距彻底摆脱困境还有一段艰难曲折的路。当甄祯明白这一点后,料必能够理解自己不敢进她家门、不敢靠近她半步的苦衷了。写什么、怎么写?细思量,自己遭冷处理的原因,并不能排除静观成败的可能。如果是这样,自己现在挑明来说的话,反而有咄咄逼人之嫌。那么,怎样才能既表明不敢靠近她的苦衷,又表明自己毫不气馁——让她不必担惊受怕呢?自己的真实写照:就像一叶小舟,被风浪翻来卷去,无力自主,深陷重重迷雾。同时,也间接预示着一旦熟悉了、适应了,自必长风破浪会有时!

  如果信从邮局寄出,就算不写明寄信人地址,平信并不一定确保她能够收到,挂号又太过招人耳目。更何况,通常情况下是没有人给甄祯寄信的。从邮局寄信,弄不好会闹出一大新闻来。要是自己直接把信送到她家,又会怎样呢?其它啥都不是问题,唯一的是已经一年多没进过她的家门,如今突然前往,难免不会被人看见。如果自己与甄祯是两厢情愿倒无所谓,可如果是自己一厢情愿,却成了“阴魂不散”,这要传出去,岂不让她再蹚浑水?想来想去,实在没啥好办法,只好将信托人给带去。

  数天之后,甄叔顺道对庶盶嘘寒问暖,一如既往地体现出真诚热情。庶盶第一感觉,这是对自己去信的回应。由于信封写明甄祯收阅,这种回应肯定也代表了甄祯的意思。对于这种回应,应该理解为:不愿将双方关系闹得过于僵化,所谓亲戚不成仁义在,之所以作出礼节性回应,也等于是要自己明白适可而止的道理。

  “庶盶,甄祯要来学自行车,叫你给她掌车!”是本队一个同过学的女孩子。庶盶本来想问问:“是你的意思还是甄祯的意思”但等庶盶回过神来,别人逐渐远去,见附近还有不少的人存在,也就没有追过去问。脑海中还是一片空白,甄祯过来了,脸色阴多晴少,偶然露出一丝微笑却似乎有讥笑的意味。她妹扶助她骑上自行车,摇晃着独自骑走了。好不容易等到绕过来,可转眼又骑走了,越骑越远。庶盶感到,这哪像是要自己扶她学车的嘛,分明只能当个旁观的摆设。当再次经过时,庶盶有些心神慌乱,大声道:“下来…”,突然觉得声音太大,立即止声停住。“你是哪个,在吼啥子?”满脸愤怒的样子。糟糕,弄成这幅德性出来了。傻不愣惇站了许久,料必自己实在没法挽回当前局面。为避免更加倒霉的事情发生,还是赶紧回避的好。

  反复推敲,甄祯不可能是为找本人晦气而来的,因为这不符合他们家一贯的处事原则。学自行车,饲养场大坝也非必不可少的唯一选择。如果她早已抱定拒绝本人的态度,大概唯恐避之不及,根本就没必要大张旗鼓地来此学车。要说最为合乎情理的解释,当属她希望推进我们之间的关系。这样的话,甄叔的回应多半就不是冷处理的延续了。因为自己并没有把与甄祯的话挑明,他们又还能怎样回应呢?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